MCBBS Wiki欢迎您共同参与编辑!在参与编辑之前请先阅读Wiki方针

如果在编辑的过程中遇到了什么问题,可以去讨论板提问。

为了您能够无阻碍地参与编辑 未验证/绑定过邮箱的用户,请尽快绑定/验证

MCBBS Wiki GitHub群组已上线!

您可以在回声洞中发表吐槽!

服务器状态监控。点击进入

本站由MCBBS用户自行搭建,与MCBBS及东银河系漫游指南(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没有从属关系。点此了解 MCBBS Wiki 不是什么>>

帮助:模板

来自MCBBS Wiki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本页面引自萌娘百科,最初来自中文维基,遵循CC BY SA 3.0协议,但后来有较大更改
这篇帮助文档的难度为:困难
这篇帮助文档比较复杂,适合资深编辑者阅读。阅读这篇帮助文档前,您需要熟练掌握Wiki知识,对复杂语法有一定的了解。


模板在维基系统(MediaWiki)中是一个可以加入另一个页面的页面。这一加入过程叫做嵌入,就好像计算机语言中的子程序。

本文提供维基百科模板的使用手册和指南。

概述

模板名字空间是以“Template:”开头的名字空间,这个前缀是跨语言的,也就是说模板:Template:这两个前缀是等价的。

在此名字空间的页面称为模板,此页面的内容是用来通过嵌入技术加入到其他页面中,从而创建复杂的文档。

将名为“Template:模板名”的模板加入页面中的语法是{{模板名}},这个叫做模板标签

例如:“一二{{三到六}}七八”中使用了内容为“三四五六”的模板“Template:三到六”,结果就是“一二三四五六七八”。

模板标签使得编辑页面在生成时找到并添加了模板,有时候我们还用诸如“调用”、“参考”、“包括”、“嵌入”、“使用”等词来替代“添加”或者“加入”,实际上描述的都是同一个过程。

如果“Template:模板名”不存在,{{模板名}}的作用就与[[Template:模板名]]类似,提供一个连接到不存在页面的链接。所以,一种创建模板的方法就是先放一个模板标签在页面里,然后点击它开始编辑模板。

如果一个页面不是以“Template:”开头,则不属于模板,但也可以使用模板标签。

例如{{帮助:名字空间}}会将帮助:名字空间中的内容加入到该页来。

这样一来,所有页面都可以当作是模板。但是,使用在模板名字空间的页面(即真正的模板)有以下独特的好处:

  1. 所有被页面使用的模板都在页面编辑页显示出来。
  2. 当模板改变时,所有使用模板页面的服务器缓存(相对于浏览器缓存)自动被清空;而位于其他名字空间的页面,服务器缓存往往要手工清空。

而模板名字空间以外的页面一般在如下情况下作为模板使用:

  1. 引用维基百科名字空间的界面消息。
  2. 将长页面(这里假设名字就叫做长页面)拆分为较短页面时,可以将短页面命名为长页面/第一部分长页面/第二部分等,然后使用{{/第一部分}}<br/>{{/第二部分}}来拼成长页面。

一个模板可以调用另一个模板,它也可以调用它自己(递归调用),但只有一层自我调用有效

例如:[[Template:模板1]]的内容是“一次,{{模板1}}”,则[[Template:模板1]]将会被替换为:“一次,一次,{{模板1}}”。
如果其他条目调用该模板,所加入的文字将是“一次,{{模板1}}”。
但是递归调用检查并不阻止重定向。因此MediaWiki限制了最终能够展开的层数。这个数值默认为40层。

模板中的魔术字在模板被加入某页面后才被赋值。因此,如果一个模板中含有{{PAGENAME}},该模板被某页面调用,相应的位置显示的将是调用页面的名称,而不是被调用模板的名称。

一个页面所调用的所有模板都会在该页的编辑页面中列出,并提供相应的链接,而且:

  • 只列出以“Template:”开头的真正模板(位于模板名字空间的页面),其他被调用的页面则不列出;
  • 一个段落的编辑页面列出的是所有被调用的模板,包括其他段落调用的模板;
  • 即使编辑旧版本的页面,这个列表也表示的是当前最新的状态;
  • 如果不真正提交编辑,仅仅在预览中使用的模板不会被列出。

请注意,如果页面结尾没有换行,编辑页面中总是在结尾添加一个换行。这是MediaWiki的功能,任何页面或者章节的结尾都会有一个空行。但这个换行对模板不真正起作用,即不影响模板的效果。

例如:

{{编号演示}}{{编号演示}}
{{编号演示}}

假设模板“编号演示”的内容为(行尾换行为自动添加):

编号演示

那么最终结果将会是:

编号演示编号演示 编号演示

这里第二次和第三次模板调用之间并没有出现新行(即两次换行),仅有一次换行解析出来的空格。

参数

模板可以使用参数,通过参数命名或者编号可以区分各个参数。

参数的定义和调用

在模板页面中,用三个大括号可以调用参数。

例如:{{{参数名}}}会被替换为名为参数名的参数;或者
{{{参数名|默认值}}}也可以达到相同效果。如果调用模板时参数名没有赋值,则使用默认值作为该参数的值。

模板的参数有两种:

  1. 命名参数,即如前文所述,参数名为规定好的名字;
  2. 匿名参数,参数名默认为{{{1}}}{{{2}}}等。

在调用带参数的模板的时候,语法是:

  • 对于命名参数,即诸如{{{参数1}}}{{{参数2}}}形式的参数,调用时使用{{模板名|参数1=参数1的值|参数2=参数2的值}}这样的格式;
  • 对于匿名参数,即诸如{{{1}}}{{{2}}}形式的参数,调用时使用{{模板名|参数1的赋值|参数2的赋值}}

你也可以把匿名参数直接看作名字为“1”、“2”等的参数,只是调用时不可以用等号表示而已。

注意:如果没有指定参数默认值,那默认值并非为空,而是参数名外面加上三个大括号(即使用参数的代码原文)。

如:{{{参数名}}}未指定默认值且调用时未传递参数,会被解析为原文:{{{参数名}}}
因此,如果你希望未指定的参数默认为空(这也是常用情况之一),可以写成:{{{参数名|}}}注意竖线)。

例1:含有命名参数的模板

现在假设我们创建了一个名为姓名的模板,即[[Template:姓名]],内容为:

我是{{{姓}}}{{{名}}}。

如果用{{姓名}}调用这个模板,不写任何参数,我们会得到:

我是{{{姓}}}{{{名}}}。

如果用{{姓名|姓=张|名=飞}}调用,我们会得到:

我是张飞。

例2:含有编号参数的模板

再来一个例子,说明一下匿名参数的定义和调用。我们还是先要定义一个带参数的模板,例如模板[[Template:数数]],内容是:

一二三{{{1|四五六}}}七八九

调用{{数数|六五四}}的结果是:

一二三六五四七八九

如果传递一个空值,{{数数|}}的结果是:

一二三七八九

如果省略了匿名参数,即调用默认值,{{数数}}的结果是: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

参数值的限制

  • 如果参数值中含有等号(=),调用模板时则必须使用参数名,即使参数名只是一个编号也要使用。
  • 如果参数值中含有两个连续的右大括号(}}),调用参数时必须将其放入nowiki标记中,例如<nowiki>}}</nowiki>
  • 如果参数值中含有竖线(|),调用参数时必须将其放入nowiki标记中,例如<nowiki>|</nowiki>
  • 参数值可以很长。
  • 参数值中可以包含一对双方括号,用于链接一个条目,但不能含有半个右双方括号,然后再接半个左双方括号。模板参数内的方括号必须配对。

例如[[Template:数数]]中的内容是:

[[一二{{{1}}}六七]] 

则调用{{数数|三]]四[[五}}并不视为调用了模板:

{{数数|三]]四[[五}}

命名参数还是匿名参数?

匿名参数的优点

  1. 调用模板时不需要参数名和等号,从而节约打字和存储空间。
  2. 数字看起来很直观,也可以被不懂中文的人理解。

命名参数的优点

  • 参数的顺序可以变化,模板的参数可以任意添加和修改,而不会对调用模板的页面产生致命影响。然而一部分强迫症编辑者仍然会努力去统一模板的命名参数的顺序,以至于被认为浪费服务器空间和被怀疑刷编辑数。
  • 参数的意义容易理解。
  • 匿名参数不可以直接使用HTML元素属性。
  • 模板的同一次使用中,允许对同一个变量进行多次赋值,但是最后一个值会被使用
    • 有些special techniques会利用这点
    • 但这意味着至少要有一个命名参数

命名参数和匿名参数混合使用

命名参数和匿名参数可以混合使用,此时所有的未命名参数根据位置被编号,命名参数不被编号。

例3:

模板[[Template:又数数]]的内容是

{{{1}}}、{{{2}}}、{{{3}}} 

{{又数数|3=1|2|1=3|4|5|6|7}}的结果是

3、4、5

想想为什么?

原因

这是一个两种参数混用的情况。

首先忽略命名参数,五个匿名参数从1到5分别分配到了2、4、5、6、7。

之前说过,匿名参数可以视作名字为数字的命名参数。因此整个模板调用可以视为{{又数数|3=1|1=2|1=3|2=4|3=5|4=6|5=7}}

这里有一个问题:当同一个参数被赋值两次怎么办?MediaWiki的解析器会保留最后一次的赋值,也就是最终结果为1=3,2=4,3=5,4=6,5=7。

然后在模板内容中调用了名为“1”、“2”、“3”的三个参数。因此得到如上结果。

实际情况中请不要使用上述例子中的写法,无论是将参数名命名为数字,还是多次赋值,都是十分不安全的行为,因为这样可读性极差且容易出错。

未赋值并且没有默认值的参数

例如:模板[[Template:再数数]]的内容是

一-{{{1}}}-三-{{{2}}}-五

调用{{再数数||}}的结果是

一--三--五

调用{{再数数|二|}}的结果是

一-二-三--五

调用{{再数数||二}}的结果是

一--三-二-五

调用{{再数数|二|{{{1}}}}}的结果是

一-二-三-{{{1}}}-五

调用{{再数数|{{{1}}}|四}}的结果是

一-{{{1}}}-三-四-五

调用{{再数数|{{{1}}}|{{{2}}}}}的结果是

一-{{{1}}}-三-{{{2}}}-五

参数赋值中包含参数

如果一个参数未赋值,则在三个大括号中的参数名在模板调用是不起参数的作用。如果要它其作用,一定要赋值。

例4: 模板[[Template:数数1]]的内容是

{{再数数|二}} 

调用{{数数1|四}}的结果是:

一-二-三-{{{2}}}-五

模板[[Template:数数2]]的内容是

{{再数数|二|{{{1}}}}} 

调用{{数数2|四}}的结果是:

一-二-三-四-五

模板[[Template:数数3]]的内容是

{{再数数|二|2={{{1}}}}} 

调用{{数数3|四}}的结果是:

一-二-三-四-五

最简单的参数迭代办法就是在模板中用同样的参数名。

例5:

模板[[Template:姓名国籍]]中使用

{{姓名|姓={{{姓}}}|名={{{名}}}}}{{{国籍}}}人。 

进一步的讨论

{{再数数||四}}这样的调用将空值赋给参数1,而不是没有赋值,所以结果是

一--三-四-五

如果我们希望参数1不赋值,则应该将参数2用命名参数形式赋值,如

{{再数数|2=四}}

结果则是

一-{{{1}}}-三-四-五

如果这样的参数值被赋给如<font size>这样的标记,会使编码错误,但这些错误会被系统(MediaWiki)忽略,而不产生奇怪的结果。请参看英文的例子:字体大小

参数“02”和参数“2”是不同的。例如模板[[Template:例5]]的内容是

{{{1}}}{{{2}}}{{{02}}}

调用{{例5|3|4|5|6}}的结果是

34{{{02}}} 

注意:维基系统名字空间的参数名是不同的,它们是$1, $2, ...,参见英文维基系统名字空间文本帮助

模板页

维基系统在生成模板页面时,实际上相当于一次没有参数赋值的模板调用,因此如果参数有默认值,将被显示。例如:模板[[Template:数一数]]的内容是

一二三{{{1|四五六}}}七八九

模板页面的内容是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

讨论页

模板页面同其他条目页面是不同的,它的目的不是将知识传递给读者,而仅仅是为系统定义模板。因此,其讨论页跟普通条目页面的讨论页也不同,主要有两个功能:

  1. 解释模板的作用和相关参数(最好给出例子,调用模板的形式以及结果)。
  2. 普通的对模板的讨论。

跨语言链接

模板可以含有跨语言链接,但结果是所有调用模板的条目页面都含有了该跨语言链接,这通常是非常糟糕的事情。为了仅仅让模板本身拥有跨语言链接,而不包括使用模板的条目,我们必须使用<noinclude>标识。例如:

<noinclude>
[[en:Template:Europe]]
[[zh:Template:欧洲]]
</noinclude>  

注意:在模板中使用<noinclude>标识时要小心!不要在<noinclude>之前或者</noinclude>之后加空行,否则空行将被当作模板的一部分反映在调用模板的条目中。系统会自动忽略</noinclude>之后的单个空行。

例6:使用<noinclude>标识的后果

如果在例1中的模板[[Template:姓名]]加入跨语言链接

我是{{{姓}}}{{{名}}}。

<noinclude>
[[en:Template:Name]]
</nocinlude>

{{姓名国籍|姓=张|名=飞|国籍=蜀汉}}调用例5中的模板[[Template:姓名国籍]]时,结果是:

我是张飞。

蜀汉人。

如果希望得到的结果是:

我是张飞。蜀汉人。

在[[Template:姓名]]加入跨语言链接应该不含有换行:

我是{{{姓}}}{{{名}}}。<noinclude>[[en:Template:Name]]</nocinlude> 

注意:我们推荐您用后面一种方式使用<noinclude>标识。

模板分类

模板也要进行分类,目的是为了更好的整理模板,以便更好的使用和管理模板。模板的分类同条目的分类相似,可以参阅有关条目分类的帮助文件。不同之处在于对于模板的分类需要使用<noinclude>标识,如果不加<noinclude>标识,则不仅模板被分类,所有使用该模板的条目也被分入同一类。

所有模板的根目录(即分类)是Category:页面模板。所有模板分类名最后一定要含有“模板”二字,以区别于普通条目的分类。

例7:模板分类方法

将例1中的模板[[Template:姓名]]分为[[:Category:人物模板]],需要加入:

我是{{{姓}}}{{{名}}}。<noinclude>[[Category:人物模板]]</nocinlude> 

标识

注意:以下内容只限于模板中使用的情况,在其他名字空间使用的情况请参考相关帮助文挡。

<noinclude>

前面已经提到,<noinclude>标识的作用是将<noinclude></noinclude>之间的文本加入所在的模板页中,而不加入调用模板的条目或模板中,针对模板的说明、分类和跨语言连接都可以置于该标识之间。

例8:

针对[[Template:网球男单世界第一]]模板的分类[[:Category:体育模板]]就可以置于<noinclude></noinclude>之间,而对于调用该模板条目的分类[[:Category:网球运动员]]可以置于标识之外:

[[Category:网球运动员]]<noinclude>[[Category:体育模板]]</noinclude> 

<includeonly>

<includeonly>标识的作用跟<noinclude>标识的作用正好相反,是将<includeonly></includeonly>之间的文本加入所在的模板页中,而加入调用模板的页面中。

上面的例8中针对调用该模板的条目的分类[[:Category:网球运动员]]实际上应该置于<includeonly></includeonly>之间:

<includeonly>[[Category:网球运动员]]</includeonly>

这样,在[[:Category:网球运动员]]分类中就不会出现[[Template:网球男单世界第一]]模板了。

<onlyinclude>

<onlyinclude>标识与<noinclude><includeonly>标识均有所差别,是将<onlyinclude></onlyinclude>之间的文本加入所在的模板页中,其他的文本加入。如果页面中还存在<noinclude><includeonly>两种标识,那么它们将会被忽略

subst与safesubst

substsafesubst的用法是:{{subst:模板名}}{{safesubst:模板名}}。它的作用是直接间接地一次性将模板内容编译成维基文档,加入到页面中去,而不是每次显示页面的时候调用有关模板。这样可以按模板当前的形式编辑条目,并使条目免受模板变化的影响,并减轻服务器负担。

{{subst:模板名}}和{{safesubst:模板名}}只会将模板展开一层。如果需要彻底的展开的话,请访问特殊:展开模板进行手动展开。(该特殊页面会把所有两对大括号内的内容全部展开,包括{{BASEPAGENAME}}这类的系统变量)

作用

如果想将同一段文本复制到两个或者多个页面,我们可以考虑使用模板,但也并不是一定要用模板。如果使用模板,要修改这段文本时,不需要针对每一个页面进行逐个修改,而只需要修改模板的内容,所有使用该模板的页面都自动被修改。

由于有参数存在,所以模板文本并不需要完全一样。对于不同页面,我们可以赋不同值,从而生成不同的文本。模板不仅仅是使用方便,它有时候还可以起到控制页面统一格式的作用。

模板的一般用法有:

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