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CBBS Wiki欢迎您共同参与编辑!在参与编辑之前请先阅读Wiki方针

如果在编辑的过程中遇到了什么问题,可以去讨论板提问。

为了您能够无阻碍地参与编辑 未验证/绑定过邮箱的用户,请尽快绑定/验证

MCBBS Wiki GitHub群组已上线!

您可以在回声洞中发表吐槽!

服务器状态监控。点击进入

本站由MCBBS用户自行搭建,与MCBBS及东银河系漫游指南(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没有从属关系。点此了解 MCBBS Wiki 不是什么>>

用户:Ricolove/染料的故事

来自MCBBS Wiki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染料的故事 The story of Dye

0. 在这个方块组成的世界里,住着一群热爱艺术的居民。这个世界原初并不那么地多彩,能用的方块只有简单的几种颜色,但那些天生的艺术家却能利用有限的方块,创造出各种富有创意的雕塑、建筑……他们骨子里就爱这些东西。 居民们能用来创作的材料十分简单——脚下的泥土,唾手可得的木材,从地下挖上来的石头,等等。而随着技术的发展,人们学会了从自然材料——比如花朵、矿物——中获取染料。染料的出现,为这个世界里朴素自然的艺术作品增添了鲜艳的色彩。具体来说,用染料给羊毛染色,原本花白的羊毛就能呈现各种各样的颜色。用彩色羊毛做成的艺术品比之前的更为赏心悦目。真是赞美染料! 尽管居民们在艺术创作上打开了新的大门,他们的幻想在某种程度上仍然得不到满足。于是人们不断地寻求新的创作材料——这便是一切科学技术的起源。 在历史的进程中,曾出现过一个重大的转折点:某年,一个名为Woyak的艺术工作室兼科学实验室,成功地找到了染料与玻璃结合的方法,发明了染色玻璃。不久Woyak又发明了更加震撼的染色陶瓦和上釉技术。这些绚丽多彩的发明重新定义了“多彩”,让世界终于彻底摆脱了它单调无华的样子。于是后人称这一年为“奇迹年”。 1. 这是一个看似平淡无奇的清晨。灰蓝色的天空中只有星点的云朵,初升的太阳将光芒洒在清冷的中央大街上。大街上只有稀稀落落的几个人,都正神色匆忙地行走。紧挨大街的广场上,鸟群不断地来回腾跃。一些鸟站在木制长凳的靠背上,沐浴着温暖的晨光。 Tahoe的商铺开在广场的一侧。每天的这个时候,商铺的门一定已经打开,只留下一道栅栏门,等待着它的第一位访客。而作为商铺老板的Tahoe,则会在食品柜前仔细陈设刚刚送来的新鲜牛奶。当他从脚下的木框里拿起最后一瓶牛奶时,从前台的方向响起了栅栏门打开的声音。于是Tahoe赶紧回到前台,想看看这个一大早就光顾商铺的顾客是谁——噢,原来是Maceio先生。 Maceio先生是位名气不小的艺术家——其实说他是镇子的顶尖人物也不为过。他去艺术市场时,总会路过商铺,而他经常顺便买走一些零食。有时候,Maceio也会采购一些创作用具。 “早安啊,Maceio先生!今天来得这么早哇!想来点新鲜牛奶吗?”Tahoe热情地向这位老顾客打招呼。 Maceio进来的时候就抬头扫视了几眼,此时看到Tahoe过来,便微微一笑,摇头说道:“谢谢您的好意,不过这一次我可不是来买吃的……刚才在家正准备开工呢,发现染料竟然用光了,所以就急忙过来买点回去。哎呀,咱真是太粗心了。” 说着,Maceio从袋子里掏出几枚绿宝石和一份清单:“不过,我只是临时买一点,不用太多。” Tahoe点点头,接过了清单,扫视了几眼。他知道,作为艺术家协会的高级会员,Maceio随时可以去协会里面领取无限量的染料,不必专门到商铺来买这些耗材。 一般的染料放在前台后方的大陈列柜上,可以满足大多数顾客的需求。不过Maceio的创作需要用到一些高级染料,而这些染料放在商铺二楼仓库的储藏室,所以Tahoe只能向Maceio交代了一下,拿着清单,沿着一旁的楼梯,独自走上了二楼。 作为仓库的二楼有许多的箱子,一排排地陈列着,就连墙上也挂满了箱子。这里也是Tahoe午间休息的地方。他中午会歇业一个小时,到二楼窗户旁的床上小睡一会。广场的风景很美,从二楼向外看去,能有更为赏心悦目的享受。 不过现在还不是休息的时候,Tahoe走到一排木箱前,按着清单的内容抓取染料,心里想象着Maceio接下来究竟会创作出又一份怎样的杰作。 “分析纯仙人掌绿,两组……” “品红色III ,16个……” “玫瑰红石混合剂,两瓶……” “蓝黑色墨囊,四组……嗯?” Tahoe睁大了眼睛,但他的确没看错——箱格里只躺着十几个墨囊而已。 2. 离开商铺,Maceio看着手中的十几个蓝黑色墨囊,内心实在是充满了疑惑。 要知道,作为基础染料,墨囊消耗量极大,所以各地都有大型的鱿鱼养殖场,用以向艺术家们提供充足的墨囊及其次级染料。 然而据商铺老板Tahoe的说法,蓝黑色墨囊早在半个月前就买不到了——但是来商铺买染料的人大多需要的是黑色墨囊,所以Tahoe就没有急着去备货。 可能作为商人,Tahoe对染料缺货这种事并不在意,毕竟这只是商铺收入的极小的一部分。但Maceio很清楚,尽管染料短缺并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但是初级染料短缺,这还是他从事艺术以来的头一回。 看来今天必须要去协会一趟,找他问一问了。Maceio收起手中的蓝黑色墨囊,朝着艺术家协会进发,成为大街上又一位匆忙的赶路人。 …… 当Maceio来到艺术家协会的小屋门口时,可以看到,公告板上清晰地写着: “……墨囊以及所有相关次级染料暂时限量供应,停止出售……” 时间是二十多天前。Maceio端详了一会,便转身径直前往协会负责人的办公室。 艺术家协会的负责人名为Pamelia。他此时正戴着一副黑框眼镜,目光在手中的公文上来回移动。 咚、咚、咚。 敲门声让Pamelia从思考中短暂地脱离出来,他微微抬起头,将视线转向门口,喊道:“请进!” 门被推开——原来是Maceio来了。Pamelia摘下眼镜,将公文放到一边,面带微笑地起身招呼道:“是你啊,Maceio!这次来有什么能帮到你的吗?” Maceio上前与Pamelia握了握手,说道:“也没什么大事,就是找你咨询一下染料的事。我最近忙着新作品,用光了蓝黑色墨囊。而我刚刚才知道,这种低级的染料竟然买不到了。所以……” “哦,这件事啊。”没等Maceio说完,Pamelia就开口解释说:“你挺久没过来了,所以不知道。半个多月前总部那边发来了通知,鱿鱼养殖场爆发了疫情,所以墨囊产量减少了很多。根据总部的通知,我们只能暂时动用协会的备货了。每位会员每月可以领四组墨囊及其次级产品——没什么特别的,毕竟染料短缺的事也不是头一回了嘛……” Pamelia确实说得不错。染料短缺并不罕见,高级染料两三个月后才补到货也是常有的事。但这次的情况又不同。墨囊是基础染料,因此鱿鱼养殖的规模也是很大的。就算真的爆发疫情,也不可能会出现缺货的状况——这和那些配方复杂的高级染料的缺货是有很大区别的。Maceio装作理解地点点头,心中的疑惑却依然没有解决。 接着Pamelia凑近Maceio,又低声说:“不过,经过研究,我们协会给你这位艺术家放宽了限额。等会你去领墨囊的话,尽管拿就是了——也别拿太多,不要超过二十组就行。”说完还拍拍Maceio的肩膀,露出一副会心的笑容。 Maceio很想继续追问下去,可最终还是止住了。他离开Pamelia的办公室,走出艺术家协会时,背包里多了十组墨囊和四组蓝黑色墨囊。 在Maceio回家的必经之路上,有一条不算太宽的河。这条河刚好能容的下野生鱿鱼在此繁衍生息。正好,当Maceio走上桥的时候,可以清楚地看见几只鱿鱼在岸边游水嬉戏。他望着这些鱿鱼,思绪不知怎么地飘到了很久以前。 那个时候,他还没有投身艺术,每天最大的乐趣就是和带上优良的装备,和朋友们一起去冒险——这也是几乎每个人在艺术创作之余的一项重要爱好。几个伙伴穿上刚刚制作好的盔甲套装,背包里装着崭新的钻石镐与钻石剑,还有用不完的火把和吃不完的食物。他们一起紧跟彼此,穿越森林,走下峡谷,探索矿洞。他们会因几只僵尸而气血上涌,也会因几颗钻石而欢呼雀跃。与伙伴们一起的时光是如此的快乐,如此的美好。 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一个接一个的队友,说有事没来,从此就再也没出现过。每个人都有事情要忙,而探险再也不是一项富有激情的活动了。Maceio也因此开始拿起工具,试图正式地从事艺术创作。 他还记得,当初,也是墨囊用完了,而为了染黑最后一块羊毛,自己走到家附近的一片池塘,用当初探险留下的那把战痕累累的钻石剑,熟练地朝一条鱿鱼挥砍下去,最终拿到了墨囊。那是Maceio的第一件作品,也是一件足以令人赞叹的作品。从此,Maceio确信,比起当一个探险家,自己更适合当一名艺术家。 …… 某条鱿鱼翻滚溅出的一大簇水花打断了Maceio往事的回忆。桥上的他一声叹息,随后走到岸边,拿出了一把锋利的小铁刀。虽然许久没有干过类似的事了,但Maceio依然觉得自己的肌肉在此时此刻恢复了记忆。他迅速出手,抓住一条行动缓慢的鱿鱼,狠狠地将它摔回岸上。缺少了水,鱿鱼显得惊慌失措,拼命地摆动自己的触手。Maceio看准了那个熟悉的部位,用力朝下砍去——劈开那里,就能拿到每条鱿鱼都有的墨囊。 他想用这种方式结束自己走在回家路上时,产生的某个荒诞而不切实际的想法。 最终,Maceio望着体内空空如也的鱿鱼,呆坐在地上。之前溅上衣服的水,一滴一滴地从下摆处落在柔软的草地。 3. 主持人走上舞台,同时扯了扯耳边的麦克风。 “咳!咳……” 音响传出洪亮的声音,设备正常工作。主持人于是看向讲台上的稿子。 “各位来宾,下午好!” 台下的观众顿时停止了讨论,朝开始演讲的主持人看去。他们有的人是专攻研究的科学家,有的人是艺术界的泰斗级人物。这些人接受Woyak的邀请,坐在这里,准备见证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科学组织发布他们的又一件新品。听说,这是将一场改变历史的发布会。 …… “……在很久很久以前,我们Woyak的前辈们,为了给所有爱好艺术的人一个崭新的世界,不懈努力,奋力探索,终于,靠载入史册的几项发明,为世人带来了艺术创作的新动力——” 幻灯片上打出了标志性的几个方块:红色染色玻璃,黄色染色陶瓦,绿色带釉陶瓦。全场顿时响起了欢呼声,因为他们已经很久没有将如此艳丽的色彩捧在手上了。 “……很遗憾,从那一段时间起,我们再也不能使用这些材料了。究竟是什么力量,导致我们无法获得染料,还尚未可知。然而目前,我们只能接受这样一个现实:染料似乎一夜之间就再也没有办法获得了。鱿鱼体内不再有成形墨囊了,花朵那鲜艳的色彩不再能溶解了,作为矿物的青金石,开采之后也会碎成齑粉而无法使用。我们的后备染料,也只支撑了两年就几乎消耗殆尽…… “……没有鲜艳色彩使用的糟糕日子已经持续了将近十年。这十年里,我们只能靠欣赏旧作满足我们对艺术的渴望。虽然一些艺术家用远古人类的创作方法,将自然的物质作为我们的创作材料,也的确呈现了一些优秀的复古作品。但我们的内心深处,都依然保留着对那一抹抹色彩的呼唤;脑海里也埋藏了无数正欲挣脱精神牢笼,化为现实杰作的艺术灵感。 “这痛苦的十年来,为了完成大家的心愿,科技研究的带头人,Woyak,与各位同道一起,针对染料制取进行了数不清的研究与实验。其中很多成果虽然没能让我们追求的染料重现,但也实现了别的应用,推进了我们社会的发展,实现了生活品质的改善……” 台下的观众们开始窃窃私语。在主持人的接连不断的话语,和一张张闪烁的幻灯片中,他们能感觉到,有什么特别的东西要来了。 “……好了,历史的回顾就到此为止吧。”主持人呵呵一笑,停顿了一下, 又接着说:“现在,有请Woyak的杰出青年科学家,Hollier先生!接下来的时间,他将代表我们介绍本次发布会的主角——” 一位头发略有星点银白,鼻梁上架着一副圆框眼镜的年轻人走上了舞台。这是Woyak中略有名气的青年科学家,他的出现引起了一阵骚动。 “各位,各位,请安静。”Hollier双手做出手势,让大家暂时抑制住他们的激动之情。“我的名字是Hollier,是Woyak去年评选的杰出青年科学家。很荣幸,也很高兴能站在这里向大家发布我们Woyak的最新成果。那么,让我请问一下,作为我们大家致力去追求的东西,染料,是通过什么方法获得的呢?十多年前,这个问题的答案非常简单,人人都知道。是取材于大自然,取材于本来就有的色彩,再将它们转化为制备好的染料,方便我们接下来的使用。 “可是各位有没有这样想过,从古到今的染料获取,都脱离不了一个基本的架构——由大自然生产染色材料本身,而我们从来只是将它们用物理的方法方法提取出来,转化成方便使用的形式。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从未制作过染料。 “而我们在探索染料制备的过程中,也因为这个逃不开的基本架构,走了一些弯路。改变这一切的,是我的导师,Jonathan先生。他凭借自己天才般的想法,破除思维的牢笼,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架构——” 幻灯片切换,打出了一张照片,照片上的那位中年绅士就是Jonathan。 “请大家看一看各自的周围。我们的世界从来都不缺少颜色。从来不缺。我们脚下的东西有颜色,我们穿着的东西有颜色……几乎可以说,只要一件东西存在,那么它一定就有颜色。 “为什么我要这么说呢?这看起来和染料制取一点关系都没有。但如果不是Jonathan先生跨时代的设想,可能我们永远也不会想到这么一种可能,”Hollier略做停顿,接着缓缓道来,“如果,我们能把这些无处不在的颜色,直接提取成能用的染料,那,将会是什么样子呢?” 场下的人几乎都愣住了。刚才他说的都是什么意思?渐渐地,响起了此起彼伏的讨论声。讨论声越来越大,大家拉住身边的人,激动地交流着刚刚想到的东西。如果那个Hollier说的都是真的……那么这将可能颠覆台下每一个人的世界观! Hollier看着台下,深吸一口气,又开口了。观众们立刻停止谈话,生怕放过了哪怕一个字一个词。 “在很早的时候,Woyak内部就已经出现了关于这一做法可行性的论文。和各位此时此刻的表现一样,当时几乎所有人都认为这是荒诞不经的想法。但是面对质疑,作为理论提出者的Jonathan先生没有放弃,他一步一步巩固自己的理论基础,终于扭转了整个Woyak的思想风向。现在,请让我隆重地向大家介绍Woyak的最新研究成果,一项来自未来的概念——颜色分解提取技术!” 幻灯片一闪,出现了一个普通的泥土方块。在方块上,是硕大的几个字——颜色分解提取。 “颜色,其实是方块的内禀属性,它由三种最基本的颜色组成:红、蓝、绿。通过我们研制出来的这项技术,材料的颜色会按成分比例,分解成不同含量的红色、蓝色、绿色因子……” 幻灯片上的泥土此时化成了不同颜色的三份,向各个方向散开,仿佛是将叠好的三块透明板从中间抽取了出来。 “这个步骤称为颜色分解。接下来,将分解出的颜色因子,通过一系列的操作,就能得到……” “透明板”向内一缩,变成了红、蓝、绿三种颜色的染料。时间仿佛凝固了一会儿,紧接着便从台下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这个操作就是颜色提取,将颜色因子集合成为染料。以上两种过程所涉及的原理都是十分复杂的,单独拿出其中一个都可能是改变时代的技术。而正是Jonathan先生卓越的工作,让我们得以有如此资格来合称它们为:颜色分解提取技术。不过各位,这种仿佛来自未来的技术,在实验室之外……” 所有人听到这里,都感觉心脏颤抖了一下。到底真的能看到如此奇景吗? Hollier离开舞台左侧的讲台,走到台中央,放置下一个被红布遮挡住的方块。而当他起身抬起头时,能看到他的脸上挂着自信和骄傲的微笑。 全场沸腾了起来。当看到那块如此艳丽的红布时,观众们已经想到他们将会迎来什么东西了。历史也许真的将又一次被改变、拯救! “各位。”Hollier开口了,一瞬间无数目光朝他射来,人人都是无比狂热的眼神。“今天,Woyak将为您呈现——” 红布被Hollier一把掀开,一座样貌新颖独特的机器展现了出来。人们从未见过这种机器,它的艺术风格难以用当代的艺术语言描述,人们甚至没法说出它用了什么材料……如果它本身仅仅只是一件艺术品而已,也足够引领一波新的设计潮流了! “请大家不要出声,也不要眨眼,接下来,让我按下旁边这个按钮……” Hollier拿出一块与刚才幻灯片上一模一样的泥土,并将它放入机器中,一边说道:“就是现在,向未来问好!” 所有人都能看到机器剧烈地摇晃了一下。过了一会儿,机器下方的三根管子微微抖动,分别掉出了红色、蓝色、绿色,三种颜色的染料。 幻灯片上的泥土,此时切换成了三原色图,三原色两两混合,形成不同颜色,最终汇聚在一起,展现出耀眼的白色。所有人都知道,这意味着这三种最基础的染料,通过一种可能永远无法被人想到的方式,时隔十年,重现在了世人的面前。有了这三种染料——尽管可能需要耗费一些工序——所有的染料都能在此被混合制成了。 Hollier绽放了灿烂的笑容,大声地向所有人宣布: “此时此刻,我想向大家宣布:今天,Woyak重新找回了‘多彩’!” 在一片雷鸣般的欢呼声后,机器被推下舞台。在Woyak的官方商城里,已经备上了许多供来客试用的机器。量产机型已经在仓库里静候买家。这一场发布会,开启了艺术的又一次复兴时代。人们会记住那个叫Jonathan的人,而所有的一切都将归功于那个在历史上不断改变世界的,Woyak! …… 工作人员打开盖子,从机器里的取出一堆雪白粉末,并撒到一个专用的收集箱内。这些提取颜色后产生的副产品所有性质尚未明确,在实验室里并没有呈现什么利用价值。它们将被收集到一起,作为一种垃圾埋藏在地底。 这些粉末看起来就是如此冷淡。它们似乎不喜欢与别的物质作用,也不能溶解来做白色染料。埋起来,让大自然来消化他们,也许就是解决它们的最好方法。 毕竟,染料已经回来了,科学家们没那个必要去解决这些奇怪的废弃物了。 可是,果真如此吗? 4. 跃迁结束。这艘淡紫色的K级飞船在星系外围滑行了一会,然后稍稍调整了航向,便开动协同推进器,向那颗由灰色、白色与蓝色组成的星球前进。 过了几分钟,飞船就从外围开到了内侧第二颗行星的附近。行星的引力场扰动了协同推进器的工作,于是显示屏跳出提示,飞船自动切换到高速推进器,用少了几个数量级的速度,继续接近这颗不知为何有些吊诡的星球。 当飞船不断接近星球表面的时候,才能看清楚,地面并不是灰色的,而是在白色的地面上布满了黑色的不明柱体。 只有海洋是一如既往的深蓝。 飞船已经切换到二级喷射器了,此时的速度只有每秒几百米而已。最终,飞船悬停在一处开阔的平地上空——这里的黑色柱体比较少——然后启动降落装置,停在了白色的地面上。 地面似乎有些蓬松。但引起她注意的还是显示屏上的环境分析数据——在温度、湿度、环境毒性、辐射指数等一系列常见的评估项目之上,占据“主要妨害指标”一栏的,是以前从未出现过的数据——颜色极化率:16.2。 他能感受到她的惊讶情绪。毕竟,就算颜色极化污染再严重的地区,极化率最多也只是2.7到2.9左右。一个星球的环境竟然有如此高的极化率,这简直无法想象。 “准备好,我们出去看看。”他对她说。于是两位科学家穿好防护服,走向出舱口。主机显示,飞船的能量还能够抵御27分钟的颜色极化。 当舱门打开,防护服的显示屏立刻提示“颜色极化防护已开启”。一瞬间,防护服便被碳素防御壳覆盖。与此同时,显示屏的碳素储量条以极大的速度消耗着——留给两位科学家的时间只有仅仅11分钟。 她确认了一下周围,便一脚踩在白色的地面上。脚上传来的触感十分柔软,仿佛是踩在了雪地一般。但她学到的知识告诉她,地面上的这些粉末极其危险。 每当她跨出一步,脚底的碳素防御壳都会在地上留下一块黑色的脚印。而这块印在粉末上的印迹迅速褪色,不到十秒便无踪无迹,只留下一块壳子挤压粉末形成的脚印。 在科学家们停靠飞船的不远处,就有一根黑色柱体。她走上前,轻轻地抚摸了一下——这些柱子,其实是黑曜石,而它们都是植物的茎干被极化后留下的躯壳。仿佛是一种自然规律下的固有对抗,这些黑色的柱子,坚强地挺立在白色的粉末之上。它们的黑色,与地面的白色形成了分明的对比。 她一边抚摸着,一边看向走过来的他,说:“当一切的颜色都被极化而散去,只有黑曜石的黑色保留了下来,而成为白色荒原中唯一的‘色彩’……老师,我从未想过有这么一天,能看到与书上描绘的内容一模一样的风景!” 他回答道:“是的,这真是宇宙的奇观。一种按理来说不可能出现的景象,此时真真切切地呈现在我的眼前。大自然就是如此的神奇。” 她看着黑曜石树干的纹理,又问道:“老师,关于颜色极化的那个构想,是什么来着?您可以再说一说吗?” 他环顾四周,黑白的世界让他不禁一声叹息:“那个解释……” …… 在那本著名的颜色学教材中,是这么写的: “要了解颜色极化,首先要了解颜色的分解与凝合。 “在上一章节里,我们已经介绍了物质的基本属性:颜色。一种物质的颜色包含三种成分:红色成分、蓝色成分、绿色成分。三种成分的配比决定了物质能显现的颜色。而将颜色分解成三色因子的过程,就称为颜色分解。在这一转化过程中,会损耗大量的颜色因子。损耗的因子一部分为分解过程提供能量,一部分耗散到环境中,无法再次收集。 “ 颜色因子不稳定,长时间保存会逐渐耗散,因此需要将颜色因子转化为颜色材料。这一转化过程,称为颜色凝合。凝合过程中也会消耗一定的颜色,颜色的转化途径与颜色分解过程相似——一部分为凝合提供能量,一部分耗散到环境中。 “在普通的环境下,物质的颜色都是充足的。而分解过程将会使被分解物质的颜色不断缺失。缺失颜色后的材料会有从环境中吸取颜色的能力,这一能力称为颜色极化,极化能力大小称为物质的颜色极化率。 “正是有颜色极化的存在,我们在进行颜色分解时应当小心谨慎,不能使被分解材料的颜色极化率达到0.5,否则将超出安全范围,导致极化污染。……“ 在基础概念之后的《科学畅想》环节,附上了这么一段内容。每个学生都把它当成科幻小说看,没有人会认为里面的内容会真切的发生。文章是这么写的: “我们已经知道,颜色极化率是物质固有的属性,然而极化过程只有在恒星活动的某个周期内才会进行,在恒星的这个活动周期外,物质缺少相关支持,而无法自行发生极化。此时的高极化率物质看起来就是平平常常的粉末而已。而我们也知道,恒星活动也会影响到颜色材料的获取过程。相关的影响最长可达150个大月。在这段时间里,我们将无法获得任何颜色材料,鲜艳的色彩锁存于花朵中,不能从里面拿出来为我们所用。 “那么我们设想这样一个外星文明:它们是一群热爱艺术的居民,颜色材料是他们生活中不可缺乏的东西。在他们的历史长河中,出现了这样的一幕:颜色材料从某段时间开始,再也无法获得了。此时此刻,他们并不明白恒星活动对行星的影响,只能天真地认为上天从他们手中夺走颜色材料。怎么办呢?他们开始研究如何获取颜色材料。如果他们蠢笨一点,等上个几年,也许就发现颜色材料回来了,他们又能开开心心地创作了。但是碰巧,或者说非常不巧,他们在短时间内掌握了颜色的分解与凝合方法。从此这群天生的艺术家开心地使用这项技术获取颜色材料,并在颜色分解过程中将物质的颜色极化率提高到足以造成生态灾难的地步。 “可惜,当时的恒星活动尚未到达催化极化过程的时段,对颜色学毫无研究的小笨蛋们将高极化率材料抛洒到星球各地,这足以让他们毁灭自己。最终,一场恒星活动让所有的颜色源源不断地流向无底洞般的白色粉末。笨蛋艺术家们迎来了他们的末日。那么,我们有一天到访这个让人头疼的星球时,会看到什么景象呢? “在我们接近时,我们会看到蓝色和白色——那是海洋的颜色和水汽的颜色,实际上这个蓝色只是一种视觉欺骗,水没有任何颜色,颜色来源于对恒星光的折射。接着我们还能看到灰色。灰色是什么呢?我们知道,黑曜石是非常不同的一种物质,它的颜色实际上是另一种属性。想象一下,大型植物茎干中微量黑曜石在极化过程中集中到了一起,最终形成一根黑色柱体。当一切的颜色都被极化而散去,只有黑曜石的黑色保留了下来,而成为白色荒原中唯一的‘色彩’。千千万万的柱体点缀在几乎白色(因为有一些黑曜石微晶覆盖了地面)的表面上——这就是我们看到的灰色。“ …… “……就是这样。只是很可惜,高极化率材料都是粉末状的,不然我们也许还能找到一些这个文明的遗迹。”他再次环顾四周,试图从柱子的密林间找到一些人造的形状。可是在这片荒原上,似乎只有一根根黑色柱子,向每一位来访者昭示:很久很久以前,这里曾经有一个辉煌的文明,为了追求艺术的制高点,而不知不觉中亲手葬送了自己的未来。 此时的她,在聆听的过程中已经完成了所有该做的测量与取样工作。于是她向他提议道:“我们回到飞船上去,再看看这颗星球别的地方吧。” 他想了想,也许在飞行过程中确实能找到一些文明存在的蛛丝马迹。于是两位到访的科学家走回了飞船,伴随引擎的轰鸣,淡紫色的飞船再次腾空而起,它的颜色此时显得如此的孤单。 绕了许久,他还是没有发现什么引人注目的东西。正当他准备放弃之时,紧盯着屏幕看的她突然叫了起来,“嘿,快看!” 他赶忙朝她指向的地方看去。果然,在那个不起眼的山崖下,几根高低不等、规模巨大的规则黑曜石圆柱围成了一个环形。当飞船不断靠近,能看到环形的中央有一块明显经过雕琢的黑曜石团块。主机自动开启了文明遗迹录入程序,很快便通过全息投影的方式,将扫描结果呈现在他和她的面前。 这看起来是一种巨大的生物,它的背上有两片类似翅膀的东西,同时也能看到它有一条长尾。在生物的脚下,有一个类似基座的东西。当他第一眼看到这个投影时,不知为何,他好像从这个从未见过的生物中感受到了一些情绪:震撼、惊乱、愤怒……他看着这个生物,突然意识到,那个已经毁灭的土著文明,艺术造诣曾经究竟达到了何等的高度。这是可是一件让外星智慧生物看到它的时候都能产生如此情绪的艺术作品! 按照计划,他们将要前往下一个星系了。临走之前,她看向他,说:“老师,先结束本星系的航行日志吧。” 于是低头思索着的他微微抬头,看了看空白的屏幕,然后将不知道多久以前,那位艺术家耗费心血雕成的作品,用画的方式保存在了航行日志上——在探索者的传统中,这代表向所到访的文明致于最崇高的敬意。